Page 5 - 《西北农业学报》2022年第5期
P. 5

西 北 农 业 学 报  2022 , 31 ( 5 ): 535-543
             ActaA g riculturaeBoreali-occidentalisSinica

                                                                                    i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5-19                                          doi : 10.7606 / j .ssn.1004-1389.2022.05.001
              网络出版地址: htt p s :// kns.cnki.net / kcms / detail / 61.1220.S.20220518.1258.008.html

                           羚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贾   佳  1 , 2 , 郭含星 1 , 2 , 王娟娟 1 , 2 , 罗伟强 1 , 2 , 耿阳阳 1 , 2 ,
                                   高梦溪    1 , 2 , 王君建 1 , 2 , 潘广林 , 贾康胜 , 严兴荣     1 , 2
                                                                         3
                                                               3
                           ( 1. 西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68 ;
                     2. 陕西省野生动物保育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68 ; 3. 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 西安  710402 )


                  摘   要   分离鉴定羚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为开展羚牛细胞治疗与体细胞核移植的深入研究提供有效载体。
                  分离培养来源于羚牛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 通过染色体 G 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 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
                  胞表面标记物; 通过定向诱导培养探究细胞的分化潜能。结果表明, 羚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维持正常核
                  型, 对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表面标记 CD105 、 CD73 、 CD90 、 CD166 、 CD44 呈阳性, 对 CD14 (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
                  胞标记物), CD19 ( b 细胞标记物), CD34 ( 造血干细胞标记物), CD45 ( 泛白细胞标记物) 和 HLA-DR 均 呈 阴
                  性, 具有成脂、 成骨与成软骨多向分化潜能。表明成功分离羚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表面抗原与分化潜

                  能进行鉴定, 为羚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内源物种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羚牛; 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培养; 核型分析; 诱导分化
                  中图分类号  Q95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1389 ( 2022 ) 05-0535-09


                  间 充 质 干 细 胞 ( Mesench y malstem cells ,     不丹等地    [ 6-9 ] 。受过度捕猎和栖息地丧失等因素
              MSCs ) 是一种具 有 自 我 更 新 与 多 向 分 化 能 力 的           影响, 羚 牛 被 世 界 自 然 保 护 联 盟 ( International
              基质细胞, 可分化为中胚层细胞, 如脂肪细胞、 骨                       UnionforConservationofNature , IUCN ) 红色名

              细 胞、 软 骨 细 胞 以 及 其 他 胚 胎 谱 系 的 细 胞。             单列为易危物种        [ 10 ] , 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MSCs可从多种器官组织中分离得到, 如脐带、 子                       为保护和改善羚牛及其他野生动物的宜居环境,
              宫内膜息肉、 月经血、 骨髓及脂肪组织              [ 1 ] 。来源于     中国已实施包括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
              骨髓的 MSCs ( Bone-marrow-derived MSCs , BM-       在内的多项保护计划          [ 11-12 ] 。然而, 就地保护策略
              MSCs ) 通过与免 疫 细 胞 的 相 互 作 用 可 实 现 效 应           难以维持羚牛这类小种群的繁殖和足够的遗传多
              功能 的 调 节   [ 2 ] 。 近 年 来 的 多 项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样性, 因此, 亟需开发更加可行的保护途径以应对
              MSCs具有的多能性使其成为临床医疗应用上极                          羚牛种群规模的不断减少            [ 13 ] 。近年来, 集中在行
              具吸引力的选择, 如细胞治疗、 再生医学和组织修                        为生态学领域的 研 究 使 得 羚 牛 种 群 数 量 有 所 上
              复等  [ 3 ] 。此外, MSCs 在野生动物保护方 面 发 挥              升 [ 14-16 ] ; 线粒体全基因组等分子水平的测定与分

              重要作用。目前, 已有研究实现恒河猴、 大熊猫、                        析为羚牛遗传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资料                  [ 17-19 ] 。但
              棕熊和小熊猫 MSCs的分离鉴定              [ 4 ] 。研究表明,      是, 细胞治疗与体细胞克隆等技术作为濒危物种
              濒危野生动物 MSCs的超低温保存可作为就地保                         保护的重要措施       [ 20 ] , 围绕其开展的羚牛保护学研
              护和迁地保护的有效补充措施, 最大限度保存种                          究较少。 BM-MSCs具有的易获取、 易培养、 低免
              群的遗传多样性       [ 5 ] 。                           疫等特性可能作为羚牛干细胞疾病临床治疗与胚
                  羚牛( Budorcastaxicolor ), 属偶蹄目, 牛科,          胎克隆的有效载体。因此, 本研究从羚牛骨髓中
              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 西南高海拔地区以及印度、                         分离 BM-MSCs , 在细胞水平上进行鉴定, 为羚牛


                  收稿日期: 2021-09-25   修回日期: 2021-11-24
                  基金项目: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 30900155 ); 陕 西 省 重 点 研 发 计 划 ( 2021NY-014 ); 陕 西 省 动 物 保 护 重 点 实 验 室 开 放 基 金
                         ( AC2019004 ); 陕西省科学院“ 一所一品” 项目( 2020k-01 )。
                  第一作者:贾   佳, 女, 硕士, 助理实验师, 研究方向为遗传与发育生物学。 E-mail : j ia j ia@nwu.edu.cn
                  通信作者:严兴荣, 男, 博士, 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动物胚胎工程。 E-mail : y xr@nwu.edu.cn
                         贾康胜, 男, 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动物保护。 E-mail : 363425089@ qq .com
   1   2   3   4   5   6   7   8   9   10